网工错误指南
cpu 的控制器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- 程序计数器(PC)—-存放下一条指令的地址
- 指令寄存器(IR)—-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
- 指令译码器———-分析指令中的操作码
- 时序部件————控制各部分之间的有序协调
数字签名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- A 发送消息 P 给 B 需要用 A 的私钥进行数字签名,即 A 不能抵赖 P 消息不是他发送的,因为 P 消息里面有 A 的私钥,所有抵赖不了。反过来 B 也不能编造或者修改 P
- 加密传输:A 加密 P 消息传输给 B,则 A 应该使用 B 的公钥进行加密,B 收到消息后使用 B 的私钥进行解密
动态路由
- 所有 OSPF 路由器都监听组播地址 224.0.0.5,且在 OSPF 中,只有 DR/BDR 监听 224.0.0.6。OSPF 属于网络层协议,直接封装在 IP 数据包传输
- 所有 RIPv2 路由器都监听的组播地址 224.0.0.9
- 所有支持多播的路由器都监听的组播地址 224.0.0.2
网络管理
- SNMP 使用 UDP 的 161 端口进行 get 或 set 接收报文。162 端口接收 Trap 报文
交换式以太网
- 全双工的通信是带宽的两倍
多路复用与ISDN
- E3(多路复用)载波数据速率为 16 倍 E1,4倍E2,即 E3=2.044*16=34.368Mbps
- T1/E1(时分复用)均基于 ISDN 中的 PRI 技术,E1=30B+D(B和D均为64Kbps),T1=23B+D。另外 ISDN 还有 BRI 技术,速率为 2B+D(D为16Kbps)
B:数据信道,D:控制信道
光纤
- HFC 网络入户技术—-混合光纤和同轴电缆,光纤从运营商到小区,同轴电缆从小区到用户
- PON/EPON 技术中,ONU(光网络单元)到OLT(光线路终端)上行采用 TDMA(时分多址)技术,而 OLT 到 ONU 下行采用广播 TDM(时分多路复用)
交换技术
- POTS(普通老式电话业务)属于电路交换
- X.25,FR(帧中继),ATM 三者属于分组交换中的 虚电路
加密技术与算法
- AES 采用分组密码加密,属于对称加密。分组长度只有 128 位,而密钥长度可以为 128、192、256 位
- DES 的密钥长度为 56 位,属于对称加密
- RC 也是对称加密
- RSA、DSA 属于非对称加密
SHA、MD5 都属于报文摘要算法,用于认证
PPP 协议
- PPP 协议包括三个协商阶段:LCP(链路控制协议)阶段–认证阶段–NCP(网络层控制协议)
以太网
- 802.3—-以太网(10M)
- 802.3u—-快速以太网(100M)
- 100Base-TX 两对5类或者两对STP–100米传输距离
- 100Base-FX 一对多模光纤MMF对应2km传输距离或者一对单模光纤SMF对应40km传输距离
- 100Base-T4 四对3类UTP–100米传输距离
- 100Base-T2 两对3类UTP–100米传输距离
- 以太网帧最大为:1518B。而 VLAN 会在源地址后增加 4B 字节的标记字段,故VLAN 最长为 1522B
DNS 协议
- PTR 记录表示 IP 地址到主机名的映射
- A 记录表示主机名到 IP 地址的映射
- NS 记录表示指定授权服务器
- MX 记录表示指定区域邮件服务
网络攻击
- 清除 ARP 攻击命令:arp -d
SNMP 协议
- SNMP 使用端口 161 来发送请求与应答,而 TRAP 报文是使用 162 端口。全部使用 UDP 传输
Linux 相关及命令
- 默认安装 DHCP 服务器配置文件在目录 /etc/dhcpd.conf 中
IP 地址
- 任意播地址表示一组标识符,通常由路由距离最近的接口表示。不能当作源地址,但可以当目的地址,并且不能当作主机地址,只能给路由器或者服务器使用
ipv6
- 若 ipv6 扩展头部没有,则下一头部是 tcp/udp 封装
本文转自 https://0730aa.github.io/2024/03/12/%E7%BD%91%E5%B7%A5%E9%94%99%E8%AF%AF%E6%8C%87%E5%8D%97/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A little!
评论